江之岛最里面的,也是最为神秘的就是江之岛岩屋。
从龙恋之钟离开后,回到御岩屋道,再往前走,就会来到一个非常陡的下行阶梯。小鸠闪过脑海的第一个想法就是:天啊,等一下还要爬回来啊!!
不过,既来之,则安之,再加上要为大家带来完整的介绍,还是去看看吧!
 |
高木苍悟的句碑 |
在江之岛上,有很多文人的句碑。上一篇有介绍过一位叫福岛渔村的一首以贝壳和樱花为词的和歌。在这里看到的这一个句碑,则是江岛神社的宫司,高木苍悟,所写的和歌。他也是俳句的研究者,其著作《俳谐人名辞典》曾获得文部大臣奖。为了纪念他得奖,江岛神社就立了这一个句碑。
「夏富士や晩籟 神を鎮しむる」
(夏天的富士山 晚风声籁 安抚着天神)
这首和歌以夏天为题材,而其他与江之岛有关的和歌都是以春天为题材,因此高木苍悟的这一首和歌就别具特色。
 |
下完阶梯后的平台上靠左的三个石碑,其中最右边的是服部南郭的诗碑 |
 |
中间的是佐羽淡齐的诗碑,左边是服部南郭的诗碑,
而右边只拍到了一半的是芭蕉的句碑 |
上面那一整排的句碑,就在下完那又窄又陡的阶梯后的平台上。根据介绍,这里有三首诗歌或和歌,分别是:
芭蕉的句碑
芭蕉?!不是植物吗?其实不是哦,芭蕉其实是江户时代著名的俳谐师,松尾芭蕉。这首和歌刻在一个好像被捏坏的饭团的深绿色自然石上,虽说和歌不是在这里创作,但是却很契合这里的风景。
「疑ふな 潮の花も 浦の春 はせを」
(勿疑神德 如花的潮水 赞颂着海湾的春天)
佐羽淡齐的诗碑
这一个诗碑是佐羽淡齐游历日本时立下的第一号诗碑,他在全日本各个有名的地方立了一百个诗碑。现存的诗碑其实是他的第4代后人立的,原本的已经被山火烧毁。
服部南郭的诗碑
这是岛上最古老的诗碑,表面刻着七言诗,立于文化二年(1805年)。这首诗据说是他许多有关江之岛的诗中最称心的作品。
 |
稚儿渊,眺望富士山晚霞的最佳地方,是神奈川县风景名胜五十选之一 |
稚儿渊有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。传说建长寺的修行僧自休,在去江之岛百日参拜的归途中,邂逅了相承院的稚儿白菊。自休自此便对白菊念念不忘,完全不思诵经礼佛,而白菊却对他不理不睬。
可是,白菊越不理他,他却越爱越深。最后白菊苦恼自己让自休沉迷于单恋之中,便哀怨地在一个黑夜,作了一首辞世之歌后,便在这里跳海自尽。自休知道后,又悔又念,也跟着在同一个地方投海自尽去了。
 |
稚儿渊·永濑霸天郎句碑,永濑霸天郎是大正时代藤泽出生的新锐俳句诗人
「桟橋に 波戦へる 時雨かな」
(栈桥上 四溅的波浪 犹如秋分细雨) |
 |
岩屋桥 |
走过岩屋桥后,就会来到江之岛岩屋。
 |
北条时政与龙神传说 |
根据《太平记》第五卷,北条时政在镰仓幕府初期,在江之岛上为子孙繁荣参拜了35天。就在最后一天,一位身穿红裙绿衣的妇女突然出现在时政面前,说:“你的前世是箱根法师,因为写了六十六部法华经,而且将这些经文奉祀在六十六个灵地,因此得善业降生于此。你的子孙,以后永远都会成为日本的主宰,而荣华富贵。不过,如果不思正道,七代之后就会灭族。”说完就马上离开了。这位端庄的妇女突然变成二十丈的龙,跃入海中。时政这时看到有三片大片的鳞片掉下,认为自己的愿望实现了,便把它设计成自己的家纹。当然,北条氏大概也是过了七代后,跟着镰仓幕府一起灭族了。
 |
北条氏的家纹 |
 |
海蚀洞的形成过程,这个岩洞大约在6000年前被海水侵蚀而成,长约150米。 |
 |
《江之岛缘起》画卷,这里展示的副本是各路大师来这里参拜的故事 |
 |
江之岛的浮世绘 |
 |
另外一幅江之岛的浮世绘,这一幅画了富士山 |
走过这条地道,就会看到一个小湖,里头有着一块歌碑和三龙拱珠的像。
 |
与谢野晶子歌碑和三龙拱珠
「沖つ風 吹けばまたゝく 蝋の灯に 志づく散るなり 江の島の洞」
(海风吹送 烛灯摇曳 水珠四溅 江岛之洞) |
 |
左转后就是第一岩屋,工作人员会给一根蜡烛照明,因为里头实在太暗了 |
 |
第一岩屋左边分岔道最里面的龙珠。据说这里是通往富士山的洞口,会有从那里吹来的冷风 |
 |
爱染明王坐像(左),第一岩屋内有许多这样的石雕像 |
 |
弘法大师坐像 |
 |
第一岩屋右边分岔道的尽头是江岛神社的发源地,里头还有小型神社 |
出来之后,将蜡烛还给工作人员,往前走会来到通往第二岩屋的桥
 |
从桥往上望,可以看到陡峭的峭壁 |
 |
据说这里可以看到一个像乌龟的石头 |
 |
或许是涨潮吧,完全找不到啊~ |
 |
第二岩屋,湿气蛮重的 |
 |
在第二岩屋最深处有这样的一个“岩屋龙神的雷太鼓”,上面写说先许个愿,然后轻敲太鼓两下,如果龙身上闪了两次光,那愿望就会成真啦 |
 |
很矮的岩屋,需要弯腰才能通过 |
 |
出来的时候,太阳快要下山了 |
离开前,站在桥上看着夕阳,吹着海风,也是蛮享受的。之后,再爬回那高高的阶梯,准备离开这个充满神话的小岛。
 |
在御屋岩道旁的小店看到的贝类和螺类 |
 |
这只喵星人正舒舒服服地睡觉吶 |
 |
江之岛岩屋的宣传旗:“沉醉在古远的声音里,就在江之岛上充满传说和历史的洞窟里” |
回到边津宫附近,那里有一条小路通到儿玉神社。这间神社和其他神社有点不同,因为它所祭祀的神不是什么古代人物,而是19世纪的一位陆军大将,儿玉源太郎。他在日俄战争中,以满洲军总参谋长身份,领军击退俄军取得大胜,而被奉为“胜运之神”。
根据看板上面写的,儿玉源太郎任职台湾总督时,促进了台湾近代化发展。当地人为了感念他的善政,因此当这座神社在明知四十五年(1912年)落成前,许多建材都是从台湾“进献”来的。
不过,这当然是歌功颂德的介绍。说好听是善政和进献,实际上应该说是占领和掠夺吧!
 |
这里有三个诗碑,其中有一个是当年台湾人谢介石进献的 |
 |
谢介石诗碑,谢介石出生于台湾新竹,曾任满洲国第一位外交部总长,之后以满洲国驻日本全权大使身份来日 |
 |
儿玉神社 |
 |
夜幕低垂的江之岛 |
 |
夜幕低垂的江之岛,亮灯了的灯塔就好像一块宝石镶在岛上一样 |
下篇预告: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